警營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曾身披戎裝保家衛(wèi)國,如今換上警服守護一方平安。忻城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所長莫增鸞便是其中一員,他把軍人的堅韌與擔當扛在肩上,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警察為人民”的莊嚴使命。
信念如磐,鑄就忠誠警魂
2008年,大學畢業(yè)的莫增鸞響應國家號召投身軍旅,在部隊這座大熔爐中錘煉意志、奉獻青春。退役后,他通過政法干警招錄考試,成為一名人民警察。
從警11年,莫增鸞深知,政治堅定是做好公安工作的基石。日常工作中,莫增鸞帶領城關派出所民輔警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公安部“六項規(guī)定”等上級文件精神,確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面對重大安保任務、專項打擊行動和風險挑戰(zhàn),全體民輔警嚴守政治紀律,堅決執(zhí)行上級公安機關的決策部署,讓警令政令暢通無阻。
擔當作為,守護轄區(qū)安寧
面對當前嚴峻的電信網絡詐騙形勢,城關派出所聯(lián)動縣公安局、轄區(qū)黨政部門挨家挨戶宣傳反詐知識,守護群眾“錢袋子”。對于受騙群眾,莫增鸞心急如焚,多次帶隊跨省抓捕犯罪嫌疑人,全力挽回群眾損失。
在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中,莫增鸞更是毫不手軟,他與全所民輔警共同努力,使轄區(qū)傳統(tǒng)盜搶騙案件發(fā)生率下降30%,社會治安環(huán)境明顯改善,群眾安全感不斷提升。
2024年10月,環(huán)廣西公路自行車巡回賽途經城關鎮(zhèn)。莫增鸞接到安保任務后,迅速組織全所民輔警對轄區(qū)賽段進行反復踏勘,精心繪制詳細的“安保警力部署圖”“風險隱患點位圖”,制定派出所安保任務分解表,將每一項工作明確到具體民警、輔警和志愿者,做到定人、定崗、定責、定時。同時,全面排查轄區(qū)賽段及周邊風險隱患,形成動態(tài)清單,最終圓滿完成賽事安保任務。
心系百姓,踐行服務宗旨
2024年7月24日21時,居民潘某某匆匆趕到城關派出所求助,稱其78歲的母親走失。當時正值高溫天氣,老人走失已超10個小時,情況十分危急。莫增鸞立即組織警力全力搜尋,協(xié)調特巡警、治安等部門聯(lián)合行動,地面警力分網格排查走訪,空中利用無人機熱成像技術精準定位。經過18個小時搜尋,終于在次日11時找到老人。看到老人安然無恙,家屬連連向莫增鸞和其他民輔警道謝。
日常工作中,莫增鸞還積極調解糾紛、服務群眾。自開展“創(chuàng)人民滿意公安”活動以來,累計完成暖心警事400余件,找回走失人員60余人次,為轄區(qū)平安筑起堅實防線。
從軍營到警營,改變的是制服顏色與崗位,不變的是為民服務的初心。莫增鸞用忠誠與擔當,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業(yè)績,詮釋著一名退役軍人和人民警察的雙重使命。